13801744441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张江集电港,攻坚“中国芯”设计难题的排头兵
时间:2023-12-02    点击:242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内,位列上海53家特色产业园区之首,承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破解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重点突破IP、EDA设计工具以及高端芯片设计。园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科创实力、产业基础,自2018年开园以来,已引入130多个优质产业项目,集聚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国际龙头企业,并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产业生态,覆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园区吸引了一批细分领域的“独角兽”“领军者”入驻,“虹吸效应”愈发强烈,麦哲中国认为前瞻布局、战略支持、品质配套、创新生态和资本助力等五大举措是其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的关键。
01
园区概况
园区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即张江高科)负责开发建设,于2000年开始起步建设,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并在2018年11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2020年入选上海第一批特色产业园,是上海市唯一一家以国际标准、全球视野重点建设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区。
园区外部路网完善,交通通达度高:园区外部交通干线分布了龙东大道、高科中路、华夏高架路等东西向主干道,以及中环路、外环高速等南北向主干道,距离上海市区、浦东国际机场车程仅30分钟车程,距离上海虹桥机场28公里、车程50分钟。且园区临近上海地铁2号线,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拥有地铁9号线、13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布局,极大地方便了园区与上海市区的联系。
园区以张江科学城为依托,拥有丰富的科创与产业要素:张江科学城的前身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新区,随着三十年间张江园区的不断发展,“上海张江”已经成为媲美“北京中关村”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也从一开始的17平方公里拓展至94平方公里,成为了上海市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以及上海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即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的北区范围内,是张江科学城最早启动的区域之一,坐拥张江科学城1.8万余家企业资源、440余家研发机构、60万方的孵化空间等科创及产业要素。
园区以集成电路总部研发、创新孵化、综合配套等功能为核心:园区沿东西向的祖冲之路可分为A区与B区。其中A区以张江集电港项目为主,目前基本开发成熟,打造了科技领袖之都等产业载体,已入驻日月光集团、AMD美国超威半导体、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等大批国内外知名的集成电路企业和世界五百强企业。B区为园区未来集中开发区域,聚焦总部研发、创新孵化功能,目前集聚了以紫光展锐为代表的芯片设计企业和以895创新基地为代表的孵化器。此外,为提升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园区在东侧和南侧打造了集中居住区、生活区等,布局了会展、公寓、住宅、商业等功能设施。
园区周边企业分布较多,但综合配套实力一般:园区周边聚集了大量集成电路制造类、设备供应类等龙头企业,如中芯国际、日月光封测、华虹半导体、兆芯集成电路等,整体产业氛围较强。但目前周边3公里范围内住宅、商业、生活配套等条件较为一般,未来园区在东面外环处修建体育、休闲、教育、商业等设施,完善园区整体配套。
从经济发展来看,2021年深圳GDP达30665亿元,排名全国第三位,广东全省第一,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工业占GDP的比重最高。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圳市产业呈现“4+7+5”的布局体系。先进电池材料是深圳七大战兴产业之中绿色低碳、新材料,以及五大未来产业中氢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概况小结:园区位于张江科学城核心区,是上海市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战略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对外交通路网完善,临近多条城市主干道和轨道交通线路,到上海市中心与核心交通枢纽均在1小时车程范围内,交通通达度高。同时,依托张江科学城三十年的发展壮大,为园区营造了丰富的科创及产业氛围,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企业集聚。但整体而言,园区在居住、商业、生活等产城配套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02
产业分析
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个核心环节以及辅助支撑的设备和材料;其中,芯片设计环节分为设计服务、设计工具、设计代工、IP授权等细分领域。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等四大集聚区。其中,市场占比最高的为长三角地区37.7%,其次是珠三角地区29.4%。环渤海地区是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已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设备、材料的产业链,研发实力与制造基础具备较好条件。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集成电路开发和生产基地,目前国内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都集中在该地区。珠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电子整机生产基地和主要的集成电路器件市场,集成电路市场需求一直占据全国的40%以上。
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额达4519亿元,占总体行业比重43%,占比最高,同比增长19.6%。从城市来看,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业产业规模连续9年位于全国首位,上海继续保持第二,北京排名第三。同时集成电路设计前10的城市产业规模之和达到3689亿元,占全行业的比重为96.6%,比2019年的95%提升了1.6百分点。进入前10大城市的门槛提高到75亿元,比2019年提升了8.7亿元。
2020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全国TOP10城市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已初步形成“一核多极”产业布局。从产业实力来看,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以设计业为龙头,占比在产业链中逐年提升,2021年集成电路销售规模达2578亿元,产值全国占比超六成,聚集了行业重点企业超过600家,承担了全国50%的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重大专项,集聚了全国约40%的产业人才。从布局来看,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了“一核多极”的产业布局,即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发展全产业链,以临港、漕河泾等地区为发展极,发展优势细分领域。张江科学城集聚集成电路企业逾250家,2021年度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702.56亿元,同比增长32.45%;其中,芯片设计是企业超百家,销售规模达812亿元,增幅达到40%。
以园区为代表的张江科学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汇集了国内外多家知名IC设计企业。其中,全球芯片设计10强中有7家在张江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包括高通、英伟达、联发科等;全国芯片设计10强中6家总部位于张江,包括韦尔股份、紫光展锐、格科微电子等;此外,上海芯片设计10强企业总部也均位于张江。
具体到园区发展来看,园区聚集了上百家国内外IC设计企业、整体集聚效应明显,联动张江科学城内其他园区,已形成集设计、测试、封装、材料、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产业分析小结:园区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张江科学城核依托,具备雄厚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础。园区聚焦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拥有国际龙头、国内龙头、本土知名设计企业入驻,初步形成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效应,并与张江科学城内的材料、设备、制造、封装等企业共同组成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03
产业生态
从产业生态视角分析,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对于生态要素要求较高。园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对功能平台、人才、资本、政策的需求度较高,依托张江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与积淀,整体来看产业生态完整。
从机制来看,园区由张江高科负责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张江高科与管委会在招商上高度协同,实现招商的整体把控、资源的有效协同,是张江科学城、园区成功招商经验之一。
从功能平台来看,园区依托张江科学城的功能平台可分为专业平台、政府服务和人才服务三类,在常规产业服务平台基础上,园区还根据产业需求定制化建设服务平台。根据调研访谈获悉,集成电路产业对于研发平台、审批服务等需求一般,但对于知识产权服务、质监局需求密切,在园区设有办事处;同时集成电路中涉及的设计、封测、包装等均是全球布局,对于保税区需求较高,因此对涉及进出口的海关服务较为关注,园区内设有上海海关驻科创中心办事处。
从资本来看,园区开发主体张江高科已形成了多类型的基金投资体系与全方位的孵化体系。从基金来看组建了园区开发基金、股权投资、间接投资、产业引导基金、FOF投资基金等;从孵化体系来看,张江科学城拥有国家“芯火”双创平台(张江)基地和895创业营,同时还有紫光展锐、创企天地等园内企业创办的孵化支持。
从政策来看,园区享受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科学城等相关政策,涵盖人才、企业培育、投融资、研发和应用、长三角协同创新、土地及审批等全方面支持。
从人才来看,张江科学城内拥有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且聚集了大量龙头企业,高端人才高度集中,人才吸引力高。目前张江科学城现有从业人员41.2万,大专及以上学历科技人才占比超过60%,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5.8万深。
从空间载体来看,园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采用园中园模式运行,区域内地块由不同开发商、运营商进行开发运营。但由于处于张江科学城成熟区,可建设地块有限,根据规划可建建筑面积约170万平米且以高层办公为主,到2025年将形成250万方的规模。已有的空间载体涵盖了独栋办公、多层办公、高层办公等丰富的载体形式;同时为满足产业特殊需求,为摆放大型设备,由张江高科负责开发的集电港每层都设有重感区。
从商务服务来看,张江科学城上线了“张江科学城企业服务平台”,推出企业精准服务、入驻张江咨询、政策智能匹配、在线行政审批、人才集成服务、园区活动发布、房源查询等功能提供政务服务;同时搭建了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软件公共技术平台、企业咨询服务平台等提供专业服务;以及张江集团旗下张江慧诚为企业提供物业、能源、市政、环境等基础服务等。
从生活服务来看,园区内配套有人才公寓,周边分布有住宅配套,少量底部商业,从张江科学城产业人才数量来看,整体生活服务配套较少、资源紧张。
从文化/氛围来看,张江科学城不定期举办培训、创业、学术、招聘等专题活动,如上海集成电路“大师讲堂”系列活动、“张江杯”集成电路技能大赛等,为企业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04
园区借鉴
前瞻性的产业布局: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并确定了集成电路作为主导产业,是全国最早开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园区。
强有力的国家战略支持:国家战略、上海市等各级政策倾斜,《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为园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高品质的配套服务:集电港建设之初,路网先行建设主干道龙东大道,解决园区交通问题;首发园区集电港配套了高端商务设施,建设的龙东商务酒店配套了500座的报告厅、最大1400平方米的会议厅,浦东众多国企、外企选择该报告厅举办年会、交流会,包括AMD每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有效地带动了园区热度与知名度;建设的科技领袖之都,建设了当时中国产业地产少有的总部别墅作为载体,为招引优质龙头企业提供了条件。
完善的创新生态服务:构建了多元的产业孵化服务为企业提供较为全面的产业服务支持;搭建学术平台,与知名高校和社会机构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集成电路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举办上海集成电路企业校园招聘张江专场,为企业与人才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强大的资本力量助力:直投力度较强,创新基金投资模式,带动社会资本,搭建联盟平台,提升孵化品质,以国家级孵化器和895创业营,培养本土引擎企业。
13801744441
许先生
 发送短信